勇毅笃行筑梦想
齐心协力谱华章
题
记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开发,是增加能源供应,保障能源安全,构建稳定、经济、清洁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选择。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又是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长久、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
2012年9月,国家能源局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以下简称“水电总院”)设立“水电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后更名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质量监督站”,承担水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水电总院工程质量监督部具体承担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日常工作。
近十年来,水电总院工程质量监督部技术服务团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色发展理念,落实科技创新战略,统筹发展与安全,坚守“安全和质量”的职业道德底线,忠实履行职责,披荆斩棘、探索创新,遵循“质监是生命,监督即服务”的服务宗旨,践行“缺氧不缺精神,流汗不留遗憾”的工作精神,坚守“监督+服务+引领+共享”的监督工作机制,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的高质量发展付出了艰辛、做出突出成绩。团队先后荣获水电总院年度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度“开拓创新奖”等荣誉称号。
❖
白鹤滩水电站
宝剑锋从磨砺出,从艰难起步到踏上正轨
2021年4月,以金沙江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筹建工程第一次质量监督检查为契机,水电总院工程质量监督部现场质量监督工作正式起步。
对总院而言,开展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工作是一项全新的业务,没有成熟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流程,需要在监督工作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总结。与此同时,开展质量监督工作,要统筹发展与安全,使命责无旁贷、责任异常艰巨。
起初,不少业主或建设单位,对总院开展质量监督工作很不理解甚至不予接受。
面对困难,水电总院副院长、水电工程质量监督总站首任站长李昇扛起责任,率领团队成员赴有关单位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进行广泛调研,编制并经国家能源局发布《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等基础性政策依据。李昇带领历任质量监督部负责人及部门全体干部员工共克难关,建站之初就确定了“依法监督、科学严谨、公正透明”的工作理念,利用质量监督团队长期专注可再生能源技术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相继研究起草了包括《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大纲》《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质量监督大纲》等系列管理办法、工作程序等报经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发布,促进了质量监督工作有章可循。
李昇院长带队开展长河坝水电站工程质量监督现场检查
2021年3月,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召开了全国水电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座谈会,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刘琦就开展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建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会上,水电总院质量监督部系统总结了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系统性、关键性和代表性质量问题,在会议上作了主题发言并引起强烈反响,水电总院的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逐渐走向正轨。之后,受国家能源局的委托,从2021年始,从开展全国范围内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延伸至水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目前兜底承担27个省(市、区)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较好地履行了国家赋予的职责。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玉经磨琢方成器,开拓创新渐成质量监督文化与理念
在全体成员艰苦努力之下,工程质量监督部在水电工程领域和新能源发电工程领域也形成了特色文化。
高海拔地区中小新能源工程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越冬用电等,高原环境条件恶劣,无法阻挡质监人的步伐。2021年12月,团队完成了世界海拔最高风电项目、西藏首个分散式风电项目——西藏哲古风电场并网试运前质量监督。该项目地处海拔4850米~5500米之间,全年无霜期仅80天左右,装机总容量22兆瓦。项目容量不大,但意义重大。该项目为超高海拔风电开发技术研究及应用科技示范项目,建成后将为超高海拔风电场开发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助力我国多个超高海拔水风光多能互补基地建设,为进一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工程质量监督部对高原艰苦地区新能源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加大保障力度,不计得失投入人力物力,共完成在西藏、青海、甘肃、川西、云贵等地区海拔超过3000m的项目125个,其中40个项目海拔更是超过4000m。工作人员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带着“勇于开拓、敢于担当、迎难而上、严格监督、热情服务”的信念,遵循“质监是生命,监督即服务”的服务宗旨,践行“缺氧不缺精神,流汗不留遗憾”的工作精神,克服困难,圆满完成高原地区质量监督工作。
西藏哲古风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