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关于落实《重庆市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
渝建科〔2020〕35号
各区县(自治县)住房城乡建委,两江新区、经开区、高新区、万盛经开区、双桥经开区建设局,各有关单位:
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落实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现代建筑产业体系、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城市品质、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方式。为贯彻落实《重庆市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渝府办发〔2020〕107号),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现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重点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建筑产业链条,推动建造水平和建筑品质提升,带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到2021年,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原主城九区和两江新区、高新区、经开区)本行政区域内供地面积总量中实施装配式建筑的面积比例不低于50%,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不低于30%,主城新区及万州区、黔江区、忠县、垫江县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不低于15%;其他区县政府投资建设的建筑工程项目应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到2025年,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不低于30%,工程建设项目全面实行数字化建造方式,现代建筑产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把我市打造成西部现代建筑产业高地。
二、重点工作
(一)加快完善产业链条
1.引导企业转型。引导和支持本地企业转型发展,培育一批具备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生产、采购一体化能力的现代建筑产业龙头企业。支持本地企业加强与市外研发创新资源对接,提升技术研发及集成创新能力,补齐设计能力不强等短板,提升装配式建造工程实施能力,增强工程总承包综合管理能力和全过程工程咨询综合业务能力。
2.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对现代建筑产业生产产能和市场需求的调研分析,优化重庆市现代建筑产业发展规划,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打造现代建筑产业体系,重点发展部品部件生产、装备制造、机电管线集成、智能家居、工业化装修等产业,形成门类齐全、布局科学、供需平衡的产业链条。区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充分考虑部品部件合理运输半径,因地制宜推动辖区内现代建筑产业发展,保障部品部件有效供给。
3.健全管理制度。完善部品部件生产监管机制,推行驻厂监造与施工现场抽检相结合的生产监管体系,推行质量认证,探索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市住房城乡建委负责建立重庆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及产品供需信息发布平台,发布部品部件生产企业目录和生产产品清单。加强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建立有利于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强力推动项目实施
1.强化项目落地。紧紧围绕发展装配式建筑目标任务,加强项目谋划,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实施。政府投资建筑工程项目,以及在供地方案或土地出让合同中已明确装配式建筑实施要求的社会投资项目应严格执行装配式建筑实施要求,除计容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及以下的建筑单体外均应采用装配式建筑。工业与物流仓储类政府投资项目以及经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核实不具备预制构件供应等条件的政府投资项目不强制要求达到50%以上装配率,但应尽量采用装配式建造技术。积极推动工业化预制构件产品在轨道交通、桥梁、隧道、综合管廊、人行天桥等市政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有条件的市政工程项目应全面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